【讲座预告】张国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2022年06月27日
截止日期:2022/06/28 09:00
岳麓书院讲坛第469期
朱张学者系列讲座第3讲
主 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时 间:2022年6月28日(周二)9:00-11:00
地 点:腾讯会议(794-508-632)
主 讲: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主 持:李伟荣(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教授)
主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 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岳麓书院历史系
协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大成国学基金
6月28日(周二)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朱张学者”、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应邀主讲岳麓书院讲坛之“朱张学者系列讲座”,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对比,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生逻辑,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敬请关注、宣传和参与。
讲座线上直播网址
敬请关注、宣传、参与
张国刚教授
张国刚,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中西文化关系史。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著有《<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资治通鉴>启示录》《<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等书,并在清华大学开设《<资治通鉴>导读》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其他文明相比,有自己的独特品格。简单地说,在群己权界之间,自由与秩序之间,礼教与宗教之间,都表现出各自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与各自文明发展的内生逻辑有关。文明发轫期社会大分工的程序各不相同;文明孕育的轴心时代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文明形成过程中各自的地理环境不同放大了这种差异,文明定型过程中,各自历史走向的差异,进而最终确立了东西文明与文化的互补性特征。认识这一特征对于我们实行文明共享,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具有现实意义。
推荐内容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024年陕西社科类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民生保障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申报通知
-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2022年度山西省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专项课题指南”的通知
- “2021法治书画摄影展暨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征文”活动
- 2020年广州新型智库书记市长圈题研究项目申报通知
- 关于开展2021年度武汉市社科联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
- 【征文通知】第九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
- 北核、C扩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年征稿启事
- 2024年度浙江省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项项目指南——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与实证
- 2022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